【全國】服務中心 > 歡迎訪問技術服務網,聯(lián)系在線客服免費解答故障!
每周一練:注冊會計師考試《財務成本管理》選擇題精選
1.【單選題】收益與發(fā)行人的經營成果相關程度高,其持有人非常關心公司的經營狀況的證券是()。
A.固定收益證券
B.權益證券
C.衍生證券
D.負債證券
2.【單選題】下列屬于金融市場的基本功能的是()。
A.資本融通
B.節(jié)約信息成本
C.價格發(fā)現
D.調節(jié)經濟
3.【多選題】下列關于金融工具分類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A.固定收益證券的收益與發(fā)行人的財務狀況相關程度低
B.權益證券的收益與發(fā)行人的經營成果相關程度高
C.認股權證屬于權益證券
D.優(yōu)先股屬于衍生證券
4.【單選題】下列關于利益相關者的要求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A.股東和經營者發(fā)生沖突的根本原因是具體行為目標不盡一致
B.股東的目標是使自己的財富最大化,經營者的要求是增加報酬、增加閑暇時間和避免風險
C.經營者背離股東利益表現在兩個方面: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
D.股東協(xié)調自己和經營者的最佳解決辦法是找出能使監(jiān)督成本和激勵成本之和最小的辦法
5.【單選題】如果資本市場達到半強式有效()。
A.超額收益率只與當天披露的事件相關
B.超額收益率與當天披露的事件無關
C.超額收益率與事后披露的事件相關
D.超額收益率與事前披露的事件相關
6.【單選題】甲公司2008年的營業(yè)凈利率比2007年下降5%,總資產周轉率提高10%,假定其他條件與2007年相同,那么甲公司2008年的權益凈利率比2007年提高()。
A.4.5%
B.5.5%
C.10%
D.10.5%
7.【單選題】下列關于資本市場有效性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A.資本市場有效性要求所有投資人都是理性的,當資本市場發(fā)布新的信息時所有投資者都會以理性的方式調整自己對股價的估計
B.資本市場有效性要求樂觀的投資者和悲觀的投資者人數大體相同,他們的非理性行為就可以互相抵消
C.理性的投資人、獨立的理性偏差和套利行為三個條件同時存在資本市場才會是有效的
D.資本市場有效性并不要求所有的非理性預期都會相互抵消
8.【多選題】資本市場有效的外部標志有()。
A.證券的有關信息能夠充分地披露和均勻地分布,使每個投資者在同一時間內得到等質等量的信息
B.價格能迅速地根據有關信息變動,而不是沒有反應或反應遲鈍
C.假設投資人是理性的,當資本市場發(fā)布新的信息時所有投資者都會以理性的方式調整自己對股價的估計
D.專業(yè)投資者的套利活動,能夠控制業(yè)余投資者的投機,使市場保持有效
9.【多選題】在一個達到弱式有效的證券市場上,下列表述正確的有()。
A.有關證券的歷史信息對證券的現在和未來價格變動沒有任何影響
B.利用歷史信息的投資策略所獲取的平均收益,都不會超過“簡單購買/持有”策略所獲取的平均收益
C.股價是隨機變動的,不受歷史價格的影響
D.證券價格的時間序列存在顯著的系統(tǒng)性變動規(guī)律
10.【多選題】根據有效市場假說,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A.只要所有的投資者都是理性的,市場就是有效的
B.只要投資者的理性偏差具有一致傾向,市場就是有效的
C.只要投資者的理性偏差可以互相抵消,市場就是有效的
D.只要有專業(yè)投資者進行套利,市場就是有效的
【答案與解析】
1.B。解析:權益證券代表特定公司所有權的份額。發(fā)行人事先不對持有者作出支付承諾,收益的多少不確定,要看公司經營的業(yè)績和公司凈資產的價值。因此,權益證券的收益與發(fā)行人的經營成果相關程度高,其持有人非常關心公司的經營狀況。
2.A。解析:金融市場的功能包括資本融通、風險分配、價格發(fā)現、調節(jié)經濟、節(jié)約信息成本。其中,資本融通功能和風險分配功能是金融市場的基本功能;價格發(fā)現功能、調節(jié)經濟功能和節(jié)約信息成本功能是金融市場的附帶功能。
3.AB。解析:固定收益證券的收益與發(fā)行人的財務狀況相關程度低,除非發(fā)行人破產或違約,證券持有人將按規(guī)定數額取得收益;權益證券的收益與發(fā)行人的經營成果相關程度高,其持有人非常關心公司的經營狀況;認股權證屬于衍生證券;優(yōu)先股的股息是根據固定公式計算出來的,因此屬于固定收益證券。
4.D。解析:監(jiān)督成本、激勵成本和偏離股東目標的損失之間此消彼長,相互制約。股東要權衡輕重,力求找出能使三項之和最小的解決辦法,它就是最佳的解決辦法,所以,選項D錯誤。
5.A。解析:通過對異常事件與超額收益率數據的統(tǒng)計分析,如果發(fā)現超額收益率只與當天披露的事件相關,則資本市場屬于半強式有效。
6.A。解析:(1-5%)×(1+10%)-1=1.045-1=4.5%。
7.D。解析:資本市場有效性并不要求所有投資者都是理性的,總有一些非理性的人存在,選項A錯誤。資本市場有效性并不要求所有的非理性預期都會相互抵消,有時他們的人數并不相當,市場會高估或低估股價,選項B錯誤。導致資本市場有效的條件有三個:理性的投資人、獨立的理性偏差和套利行為,只要有一個條件存在,資本市場就會是有效的,選項C錯誤。
8.AB。解析:資本市場有效的外部標志有兩個:一是證券的有關信息能夠充分地披露和均勻地分布,使每個投資者在同一時間內得到等質等量的信息;二是價格能迅速地根據有關信息變動,而不是沒有反應或反應遲鈍。選項C、D屬于資本市場有效的決定條件而不是外部標志。
9.ABC。解析:如果證券價格的時間序列存在系統(tǒng)性的變動趨勢,使用過濾原則買賣證券的收益率將超過“簡單購買/持有”策略的收益率,賺取超額收益,說明資本市場沒有達到弱式有效,選項D錯誤。
10.ACD。解析:市場有效的條件有三個:理性的投資人、獨立的理性偏差和套利行為,只要有一個條件存在,市場就是有效的;理性的投資人是假設所有的投資人都是理性的,選項A正確;獨立的理性偏差是假設樂觀的投資者和悲觀的投資者人數大體相同,他們的非理性行為就可以相互抵消,選項B錯誤,選項C正確;專業(yè)投資者的套利活動,能夠控制業(yè)余投資。
每周一練:注冊會計師考試《會計》選擇題精選 1.【多選題】下列支出中,屬于外購固定資產成本的有()。
A.購買生產設備的不含稅貨款
B.專業(yè)人員的服務費用
C.設備安裝過程中發(fā)生的安裝調試成本
D.設備安裝過程中領用自產產品的賬面成本
2.【單選題】A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19年2月購入設備安裝某生產線,設備購買價款為2 500萬元,增值稅額為萬元,支付保險、裝卸費用25萬元。生產線安裝期間,領用實際成本為100萬元的生產用原材料,發(fā)生安裝工人工資等費用33萬元。假定該生產線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其入賬價值為()。
A.2 650萬元
B.2 658萬元
C.2 675萬元
D.3 100萬元
3.【多選題】下列各項中,說法不正確的有()。
A.以一筆款項同時購入多項沒有單獨標價的資產,如果滿足固定資產確認條件,應當按各項固定資產公允價值的比例對總成本進行分配
B.外購的固定資產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使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前所發(fā)生的可歸屬于該項資產的運輸費、裝卸費、安裝費和專業(yè)人員服務費等
C.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購買資產,具有融資性質的,其購入固定資產的成本應當按照各期付款額之和確定
D.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購入固定資產,各期實際支付的價款之和與其現值之間的差額應在付款期限內分攤計入當期損益
4.【多選題】《企業(yè)會計準則——固定資產》第十三條規(guī)定,確定固定資產成本時,應當考慮預計棄置費用因素。下列關于棄置費用的說法正確的有()。
A.一般企業(yè)的固定資產無須考慮棄置費用,只考慮處置費用
B.棄置費用僅針對特殊行業(yè)的特殊固定資產,例如石油天然氣行業(yè)的油氣資產、核電站的核燃料等。這些行業(yè)均承擔了環(huán)保法規(guī)規(guī)定的環(huán)境恢復義務,且金額較大(可能大于相關固定資產的購建支出)
C.棄置費用需要考慮貨幣時間價值的影響且計算現值
D.所有企業(yè)的所有固定資產都需考慮棄置費用
5.【單選題】甲公司一臺用于生產M產品的設備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預計凈殘值為零。假定M產品各年產量基本均衡。下列折舊方法中,能夠使該設備第一年計提折舊金額最多的是()。
A.雙倍余額遞減法
B.年限平均法
C.年數總和法
D.工作量法
6.【多選題】下列關于固定資產折舊會計處理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A.處于季節(jié)性修理過程中的固定資產在修理期間應當停止計提折舊
B.季節(jié)性停用的固定資產仍應當計提折舊
C.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預期實現方式發(fā)生重大改變的,應當調整折舊方法
D.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但尚未辦理竣工決算的固定資產應當按暫估價值計提折舊
7.【單選題】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18年2月1日購入需要安裝的設備一臺,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設備價款為100萬元,增值稅進項稅額為13萬元。購買過程中,以銀行存款支付運雜費等費用3萬元。安裝時,領用一批外購材料,成本為6萬元,該材料購進時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為0.78萬元;支付安裝工人工資4.98萬元。該設備2×18年3月30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甲公司對該設備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預計使用年限為10年,預計凈殘值為零。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2×18年該設備應計提的折舊額為()萬元。
A.8.55
B.8.61
C.8.1
D.9.58
8.【單選題】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19年11月20日,甲公司購進一臺需要安裝的A設備,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設備價款為950萬元,可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為123.5萬元,款項已通過銀行存款支付。安裝A設備時,甲公司領用原材料一批,該批原材料成本為36萬元,相應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為4.68萬元,公允價值為40萬元(不含增值稅)。支付安裝人員工資14萬元。2×19年12月30日,A設備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A設備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預計凈殘值率為5%,甲公司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不考慮其他因素,甲公司2×20年度對A設備應計提的折舊額為()萬元。
A.
B.449.4
C.380
D.451.27
9.【多選題】下列各項資產的后續(xù)支出中,應予費用化處理的有()。
A.生產線的改良支出
B.辦公樓的日常修理費
C.更新改造更換的發(fā)動機成本
D.機動車的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費
【答案與解析】
1.ABCD。解析:企業(yè)外購固定資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使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前發(fā)生的可歸屬于該資產的運輸費、裝卸費、安裝費和專業(yè)人員服務費等。
2.B。解析:生產線入賬價值=2500+25+100+33=2658萬元
3.CD。解析: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購買資產,具有融資性質的,其購入固定資產的成本不能按照各期付款額之和確定,而應以各期付款額的現值之和為基礎確定,選項C錯誤;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購入固定資產,各期實際支付的價款之和與其現值之間的差額,在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之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應當通過在建工程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其余部分應當在信用期間內確認為財務費用,計入當期損益,選項D錯誤。
4.ABC。
5.A。解析:由于各年產量基本均衡,所以工作量法和年限平均法每年折舊率相同,均為20%;年數總和法第一年的折舊率=5/15×100%=33.33%;雙倍余額遞減法第一年折舊率=2/5×100%=40%,所以選項A正確。
6.BD。解析:選項A,處于季節(jié)性修理過程中的固定資產在修理期間應該繼續(xù)計提折舊;選項C,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消耗方式發(fā)生重大改變的,應當調整折舊方法。
7.A。解析:固定資產入賬價值包含:買價、直接相關稅費、安裝費、領用材料的實際成本等。
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100+3+6+4.98=113.98(萬元)
2×18年(4月-12月)該設備應計提的折舊額=113.98÷10×9/12=8.55(萬元)。
8.A。解析:
①固定資產入賬價值包含:買價、相關稅費(不包含一般納稅人增值稅進項稅額)、為使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的合理必要支出。
甲公司A設備的入賬價值=950+36+14=1 000(萬元)
【注】在建工程領用自產產品,會計上按照成本結轉(非計稅價格或售價),稅法上不確認銷項稅額;若領用為應稅消費品涉及消費稅(計稅價格×稅率)需要計入成本。
②第一個折舊年度(2×20年1月-2×20年12月)應計提的折舊額=1 000×2/5=(萬元)。
9.【答案】BD。解析:固定資產的后續(xù)改良支出符合資本化的應計入固定資。
本頁網址:(喜歡請分享轉發(fā),謝謝!)